小學升入初中就讀是不需要升學考試的,大多為免試就近入學,但是民辦初中和部分公辦重點初中依然舉辦小升初的升學選拔性考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蚌埠小升初擇校政策,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據介紹,蚌埠市公辦小學一年級、民辦小學一年級及初一新生定于7月4日—7日進行網上報名,需要準備的材料為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房產證、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口簿或身份證以及兒童出生醫學證明。初中階段招生工作由市教育局和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實施,各小學畢業生憑初中入學通知單在7月24-25日集中到對口初中學校報名。網上報名時,如遇戶籍或房產等信息有誤,家長可撥打咨詢電話,也可在7月10日-11日線下(現場)解決網上報名問題。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接受線下報名,當網上報名人數小于或等于招生計劃,直接錄取;網上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一律通過電腦搖號錄取。未被市區民辦中小學校錄取的,由區教育行政部門安排在原學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就讀;已被民辦中小學校錄取,但放棄入學資格的,須向原學區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
2023年普通高中依然實行屬地招生,民辦普通高中招生范圍與所在地公辦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實現同步招生。民辦普通高中在屬地招生完成后仍有空余招生計劃的,報市教育局批準后,方可在市域范圍內跨縣域招生。2023年蚌埠市普通高中計劃招生27092人,其中懷遠縣9485人,五河縣4215人,固鎮縣4568人,蚌埠市區8824人。市區省示范高中招生指標4317人,市示范高中1830人,民辦高中2677人。
對于外地來蚌務工人員,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持本人身份證件、居住證以及兒童少年的身份證明材料等(具體材料由各區確定)報名入學;無房產的,由居住地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至公辦學校就讀,享受本市戶籍學生同等待遇,實現零障礙入學。
不可以的,小升初都是義務教育階段,只能按照教育局劃片區入學,不可以跨區。但是并不是所有學校都不能跨區,民辦校,寄宿校等依然可跨區招生。
一、師資和管理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人格素養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學質量高,對學生負責的高中無疑可以為孩子考上好的大學添磚加瓦。很多孩子喜歡某門課程是因為喜歡任課老師,如果不喜歡老師成績很可能不太理想。
管理也很重要(如:校門出入管理是不是嚴格、手機管理是不是嚴格、學校對老師的管理……),現在高中大多寄宿制學校,如果管理不嚴格很可能會造成很多安全隱患。而嚴格的管理制度,也能為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學風和環境
環境是影響人后天發展的重要因素,同輩群體的行為和心理對于每個學生都有很大影響。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一些學校學風日下,放任管理,會造成惡性循環,很難提高教學質量。在一個大家都積極向上的環境里學習,每個人都被感染,從而發憤圖強。
三、距離和交通
不建議孩子去太遠的學校,因為孩子正處在形成完善人格的關鍵時期,需要與家長經常交流。如果距離太遠,孩子長期住在學校,孩子一些思想上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而個別寄宿制學校往往住宿教師較少,無法解決這一問題。
如果距離相對遠一點,如果學校對老師的管理或老師住校的比較多,也是可以更多考慮的,畢竟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經歷陪伴、管理孩子,這點相對比較重要。
四、孩子自身的因素
最了解孩子的無非是父母,在選擇高中的時候要全面考慮孩子自身各個方面的因素。如果孩子從小比較獨立,有主見,學習很主動,不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那么可以為孩子選擇相對自由的學校。但是大部分孩子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學習比較被動,主要靠老師的督促,那么應該盡量為孩子選擇管理嚴格、學風優良的學校。
并不是重點高中、重點班就一定適合孩子,如果孩子比較容易受到優秀學生互相競爭的鼓舞,從而對自己嚴格要求,力爭上游,那么這種孩子可以選擇重點高中和重點班。如果孩子對自己不夠自信,承受不了學習競爭的巨大壓力,那么可以選擇去一般的高中和平行班,而且也會受到老師更多的重視,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是很重要的。
在擇校的時候,各位家長還要需要注意,孩子的學習基礎是不是適合重點高中、實驗班,適合孩子基礎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孩子基礎不扎實或欠缺的多,花太多的經歷或金錢,在擇校或擇班上,真的沒有多大的作用,甚至對孩子的終身發展不利(如:自信心)……
達州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50廣安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59宜賓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11南充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