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落實國務院《決定》,就不會出現改革之后“吃”企業結存基金的情況,大家不必擔心。
C “代際贍養”模式消解資金壓力
養老金并軌后公務員過去工作年限將視同繳費年限,專家認為財政短期內將承受巨大變化,這么多錢將怎么籌措?另外,公務員養老保險并入社保之后,養老基金盤子越來越大,養老基金投資運營有什么新舉措?
胡曉義:機關事業單位現在在職職工3000多萬人,退休人員1500多萬。改革后,既要為在職職工養老保險繳費籌資,又要保證已經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資金的需求量確實很大。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實際通過多年改革已經摸索了可行的路徑,就是把集中的問題分散來處理,用時間的推移來逐步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要同時籌措1500多萬人的養老保險基金,還要籌措單位繳費、個人繳費,都積累起來,顯然這兩塊相加,負擔非常重。實際上,現在養老保險的基本制度模式是現收現付,部分積累,主要是代際贍養的模式,工作的一代繳費來供養已經退休的一代。所以實際上不完全是看上去那樣同時籌措兩筆巨額資金,而是可以做財務上的轉化。
當然,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將來的負擔會越來越重,這需要做長期的制度安排。但就現實財政能力而言,我們完全可以安排好現在的在職職工繳費和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目前,財務安排上不存在問題。
關于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正是要長期謀劃的一個政策重點。要解決老齡化高峰期的財務平衡問題,需要采取多種措施,一個重要選項就是要進行結存基金的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這個問題已列入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的總體方案中,有可能盡早提出一個具體方案,供中央決策。
D 三類工資調整方案已下發各單位
有觀點認為,用財政的錢繳納職業年金會造成制度上新的不公平?您怎么看?有媒體報道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方案已經下發,消息是否屬實?
胡曉義:《決定》中有幾個重要的政策,除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要改變模式、改變待遇確定機制、待遇調整機制,在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改革舉措—建立職業年金。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包括了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在實踐中,企業補充的養老保險以企業年金的形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