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會有關于事業單位相關知識的題目出現,考查學員對于事業單位相關規定的了解程度。
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根據不同的角度劃分出不同的崗位。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的原則是:科學合理、精簡效能。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的要求是: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
事業單位崗位的具體劃分,通常劃分成三種類別,分別是: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技能崗。
管理崗位的級別分為1級?10級,通常適用于事業單位當中的主要負責人、各機關負責人以及各科室或者辦公室人員等。管理崗位級別分別是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和干事員。新入職的事業單位人員通常會從干事員做起,逐級升遷。在升遷過程中,除了副處級升正處級和副廳級升正廳級需要在原來崗位任職滿2年,其他崗位晉升都要在原來崗位任職滿3年。
專業技術崗的級別通常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具體劃分為13個等級,通常適用于教育類事業單位中的教師、醫療護理類事業單位中的醫師和護士等人員。專業技術崗當中的正高級職稱包括1?4級;副高級職稱包括5?7級;中級職稱包括8?10級;初級職稱包括11級?13級。競聘一級、二級技術工崗位,須分別通過高級技師、技師技術等級考評,并具有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5年以上的工作經歷;競聘三級、四級技術工崗位,須分別通過高級工、中級工技術等級考核,并具有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5年以上的工作經歷;競聘專業技術十級至五級崗位的,需通過相關考核評審,且分別在專業技術崗下一級崗位上分別工作3年以上;競聘專業技術十一級崗位,需通過相關考核評審,且在專業技術崗十二級崗位上工作2年以上;競聘專業技術十二級崗位,需通過相關考核評審,且在專業技術崗十三級崗位上工作1年以上。不過,獲省、部級以上技術比賽名次或技術革新、技術發明成果證書的技術工,應聘一級、二級技術工崗位時,在下一級崗位工作的年限可放寬1至2年。
工勤技能崗的級別有兩大類,分別是技術工崗和普通工崗,普通工崗不分級別,通常適用于事業單位中司機、電工等崗位。技術工崗依次分為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和初級工。工勤崗每往上晉升一級,需要在原來的崗位上任職滿5年。一級、二級工勤技能崗位,滿足工作年限基礎上,并分別通過高級技師、技師技術等行業考評;三級、四級工勤技能崗位,滿足工作年限基礎上,并分別通過高級工、中級工技術等級考核;學徒(培訓生)學習期滿和工人見習、試用期滿,通過初級工技術等級考核后(工作時間不定),可確定為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一、事業單位崗位等級: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根據崗位性質、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對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分別劃分通用的崗位等級。
管理崗位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即一至十級職員。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專業技能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其中: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
工勤技能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后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工勤技能崗位包括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其中技術工崗位分為5個等級,即一至五級。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事業單位中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二、事業單位的薪級
事業單位的基本工資分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其中崗位工資是由職稱或職級決定的,而薪級工資是由可計算工齡的在校時間和工作時間決定的。
可計算工齡的在校時間是指全日制專科以上學歷的,從入學的那一年起計算工齡。比如學歷是本科,工齡就從本科入學的那一年起算再加上工作時間計算。再者,晉升崗位的時間也決定了薪級工資的檔次,假如晉升職稱的時間比別人要晚的話,工資也會有很大差別的。工資不一樣,一是要看學歷和入學時間,二是看晉升職稱的時間。
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薪級工資標準由相應的“薪級”確定,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對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而“薪級”需要由“不同級別的崗位上的具體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兩個信息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