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科目(含地理、生物、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只進行學業水平考試,不納入“中考”計分,其結果以等級形式呈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并作為初中學生畢業及普通高中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
武漢市教育局負責人解釋,“武漢市出臺新中考草案,既是落實省教育廳推進‘新中考’改革的要求,也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破除‘唯分數論’,從注重‘育分’轉向注重育人。”
科目只有三處調整
“一些家長一看到中考考試科目增加到15門,就認為會加重考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其實,這是對‘新中考’的誤解。”武漢市教育局負責人解釋,“新中考”考試科目只有三處調整,一是歷史恢復進入中考科目;二是體育分值有所增加,目的是為了考生重視平時體育鍛煉;三是物理化學生物實驗計入中考,因為新高考更重視學生的實驗操作,更重視學生實驗創新能力。而歷史、生物、地理、生命安全、信息技術等科目一直有全市統一的結業考試。試卷統一由武漢市教科院命題,由各區按統一時間組織考試。每科考試也有等級制成績。因此,“推行‘新中考’,不會大幅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
這些科目的等級成績,將作為高中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按規定,報考普高的學生,最多只允許有一個最低等級(D等)成績的科目。
科目調整有何目的
“新中考”草案擬將歷史科納入計分科目,分值為60分,與道德與法治合卷考試。之所以這樣調整,既體現了國家對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視,也是為了與“新高考”對接,體現這兩門科目的學科地位。
今后,“新中考”的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將改為閉卷考試。這樣調整,主要原因是現行的開卷考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很多學生讓家長抄寫筆記作為資料,家長頗有微詞,同時學生帶進考場的資料難以統一。此外,考生、教師和家長反映,開卷考試并沒有減輕學生考試負擔。而且,其他城市均采用閉卷考試。閉卷考試也是與“新高考”對接。“新中考”草案擬將體育中考增加20分,是對學生身體素質、健康成長的重視。今后,新增的20分將新設一些測試項目,如從籃球、足球、排球中選擇一項,也會有抽簽測試項目。具體方案仍在制定之中。“新中考”草案擬將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改為“中考”計分科目,滿分分值為30分。之所以調整是為了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