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展,在其前又開設了幼兒園。一般6-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現階段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為6年(少數地方仍是5年)。小學教育階段后為中學教育階段,小學包含在九年義務教育內,小學教育不收取任何費用。以下是小學入學需要準備哪些資料及入學條件。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等法律法規,根據《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河南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教基〔2020〕74號)、《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禁止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定>的通知》(教辦基一〔2019〕225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各縣(市)、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方案請參照此方案制定。
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省、市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堅持深化改革、依法治教、促進公平,持續開展“名校減肥瘦身,弱校強身健體”計劃,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一) 堅持“免試、免費、就近或相對就近”的原則。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
(二)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陽光招生”,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三) 堅持“面向全體”的原則。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和其他特殊人群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做到應入盡入。
小學:招收年滿6周歲(2014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不含已注冊過學籍的適齡兒童。
初中:招收2020年小學畢業生。
(一) 學區生
1.適齡兒童、少年與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以下統稱監護人)具有本市區常住戶籍并與自有住房(擁有100%產權,含公租房)相一致(人戶一致),未交付的房產、不具備基本生活居住條件的房產不能作為學生入學依據。
2. 適齡兒童、少年原則上自出生之日起,即隨監護人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落戶,其監護人在市區無自有房產,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實際常住。
3.適齡兒童、少年戶籍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它法定監護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憑相關憑證在戶籍所在地依法入學:
(1)父母雙方都是現役軍人(含武警);
(2)父母雙方都是公派出國的專家、技術人員;
(3)孤兒。
4.適齡兒童、少年與監護人的自有住房因舊城改造,原居住地已拆遷,新安置的住房尚未交付,確定其學區應以新安置的住房為準;市區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居民自貨幣化安置協議簽訂之日起兩年內,被征收人子女仍可在原被征收房屋學區內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入學。
(二) 統籌生
1.引進人才隨遷子女。新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子女、臺灣同胞子女,以及符合《中共新鄉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吸引和用好優秀人才的若干規定》《中共新鄉市委辦公室 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新鄉“牧野英才”“名校英才”“牧野工匠”3個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條件的引進人才隨遷子女。
2.駐新鄉市區部隊現役軍人(武警官兵)子女,按照《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有關規定安排入學。對烈士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按照有關規定安排入學。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按照《應急管理部 教育部關于做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應急〔2019〕37號)規定安排入學。
3.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專家人才特別是醫療衛生工作者子女,2020 年在入學時可享受一次性照顧,根據市委組織部、人社局、教育局、衛健委印發的《激勵引導專家人才在疫情防控一線擔當作為的十項措施》(新組通〔2020〕2號)要求安排入學。
4.學生及其監護人具有市區常住戶籍,但和自有住房地址不一致的(人戶不一致)。
5.學生及其監護人具有市區常住戶籍,但無自有住房的。
6.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
(1)進城務工人員是指在市區(衛濱區、紅旗區、牧野區、鳳泉區和高新區、經開區)居住務工的非市區戶籍人員。
(2)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需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和復印件:
①戶籍憑證:學生和監護人在同一戶籍的戶口簿。
②居住憑證:居住證(卡式)和住房憑證(租房居住的需提供市房屋租賃登記備案憑證;自有住房需提供產權憑證。)
③務工憑證:與用工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并出具在市區參加社會保險的憑證;個體工商戶需提供工商營業執照。
④外出就讀證明:戶籍所在地鄉鎮中心校或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出具的同意外出就讀證明。
不屬于上述范疇的學生,原則上不予安置。學校不得拒絕接收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的符合入學條件的統籌生。
(一) 報名辦法
學區劃分情況請登錄新鄉市教育局以及各區人民政府官方網站查詢。
1.小學
(1)學區生監護人持戶口簿和自有住房的產權憑證,以及嬰兒出生證、預防接種證等到所屬學區小學報名。
(2)統籌生監護人持戶口簿和有關材料,按照小學報名時間,到學區(指定)小學現場登記,登記學校將統籌生信息報市、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經市、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審核認定后,根據登記學校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到公辦小學就讀。
(3)要求到民辦小學就讀的適齡兒童,直接到民辦小學報名。
2.初中
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小學畢業生基本信息分類統計;第二階段:民辦初中與公辦初中同步報名。
(1)小學畢業生基本信息分類統計
①市區小學對畢業學生基本信息進行分類統計。詳細信息主要有:人戶一致、人戶不一致、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軍人子女、引進人才子女、臺灣同胞子女、學區初中、住址變動等。如有小學畢業生基本信息變動(戶籍、住址等),畢業小學只負責審核、登記學生基本信息,學籍管理系統內信息不做更改。市區小學匯總信息后,將匯總表報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小學畢業生基本信息分類認定完成后,不再更改。
②市區小學從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中打印學生學籍基本信息表,加蓋學校公章后交由學生監護人保管,作為學生到初中學校報名提交材料之一。如小學畢業生基本信息有變動(戶籍、住址等),監護人可向學區初中說明情況并提交戶籍、房產等證明材料的原件和復印件,由初中學校審核后在學生學籍基本信息表上更改,并加蓋初中學校公章。
(2)民辦初中報名
①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民辦初中辦學規模等核定招生計劃。民辦學校招生簡章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后向社會公布。
②市區小學的畢業生,在畢業小學統一組織下,登錄“新鄉市區民辦初中招生報名系統”,自愿填報一所民辦初中。
③具有本市區戶籍的非市區小學畢業生,監護人持畢業小學打印的學生學籍基本信息表、戶口簿等相關材料,在轄區內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組織下登錄 “新鄉市區民辦初中招生報名系統”,自愿填報一所民辦初中。
學生監護人選報民辦初中時要充分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并在《致市區填報民辦初中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上簽字確認,一經錄取,不得放棄。
(3)公辦初中報名
學區生監護人持《學生學籍基本信息表》、戶口簿、自有住房的產權憑證,按照初中報名時間,到學區公辦初中現場報名。
統籌生監護人持《學生學籍基本信息表》、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相關材料到居住地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進行登記,經市、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審核認定后,按照就近或相對就近入學原則,統籌安排到公辦初中就讀。
小學、初中報名材料截止時間為學校報名(登記)前;學校在報名(登記)時需保存學生入學材料的原件和復印件,以備檢查。
(二)招生辦法
1.民辦學校。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當報名人數不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時,招生學校直接按報名名單錄取;當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時,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派位過程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學校代表、家長代表、新聞媒體等進行全程監督。未被民辦學校錄取的學生,回本人所屬學區(指定)公辦學校就讀。各縣(市)、區屬民辦學校招生辦法由所屬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制定。
2.公辦學校。各公辦學校招生前在駐地附近向社會公布本校的學區范圍、招生時間、招生負責人、招生電話,在報名時間內統一組織報名(市、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將組織人員進行全程監督),根據學生及其監護人的常住地址進行實地核查,并將屬于本學區的學生分類登記造冊,待所屬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學生戶口簿、房產證明等材料審驗批準后發放新生入學通知書。經核查不屬于本學區的學生,學校要告知監護人理由、原因,并填寫《學校招生審核告知書》,學生和監護人重新攜帶《學生學籍基本信息表》《學校招生審核告知書》及相關材料到應屬學區學校報到。
3.特殊兒童、少年入學。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當地殘聯,認真摸清適齡殘疾兒童底數,“一人一案”進行分類安置,確保不失學,不輟學。各學校要按照《殘疾人教育條例》相關要求,尊重家長和孩子意愿,妥善安排適齡特殊兒童、少年進入特殊教育學校學習或到學區學校隨班就讀。對于入學安置有爭議的,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對其接受義務教育的能力進行評估認定,提出入學安置意見,任何學校不得拒收學區內符合隨班就讀條件的適齡特殊兒童、少年入學。新鄉市特殊教育學校共有7所,分別是新鄉市盲聾啞學校(位于輝縣市區)、衛輝市特殊教育學校、新鄉縣特殊教育學校、獲嘉縣特殊教育學校、原陽縣聾啞學校、延津縣聾啞學校、封丘縣特殊教育學校。
4.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根據“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全日制公辦學校為主”和“相對就近,統一安排”的入學原則,由市教育局會同所屬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指定公辦學校(見附件)學位空余情況協調安排入學。
五、招生安排
因疫情防控原因,2020年初中和小學招生時間、學區劃分和具體安排另行通知,市教育局將提前10個工作日面向社會公示。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