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擴大教育資源供給的創新模式,2008年8月,北京市頒布了《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建設方案》,確定由北京市教委牽頭,聯系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財政局等12個單位組成聯席會議,共同推進社會大課堂建設。各方以“合力建設、成果共享、服務學生”為原則,整合北京豐富的人文景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社會單位,免費或優惠提供場所條件和合適的教育內容,供全市中小學生開展校外活動、進行社會實踐。
北京市社會大課堂辦公室主任高付元說:“建設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既是教育部門推進新課改倡導學生素質教育的需要,又契合了國家推動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方針,得到了社會單位的熱烈回應。”
根據北京市社會大課堂辦公室的最新統計,經過6年積累,目前北京市、區兩級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已經達到1000余家,其中得到市級認定的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就達571家。在這些資源單位中,既包括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博物館,也包括毛主席紀念堂、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有少年宮、體育館、科技館以及名人故居等。
高付元說,社會大課堂辦公室對所有資源單位實行目錄管理,每兩年普查一次,有明確的進出標準。資源單位進入目錄后,由辦公室向全市中小學公布,供學校根據教育教學需要自主選用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