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指社會醫療保險,社會醫療保險為向保障范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一部分用于建立統籌基金。本文高考助手網小編問你介紹關于遼寧醫療保險的報銷相關知識。主要包括遼寧醫療保險報銷流程、遼寧醫療保險報銷比例、遼寧醫療保險報銷政策相關信息。
一、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十幾秒就搞定
沈陽、撫順、錦州、鐵嶺、盤錦成為首批試點市,服務對象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在職職工長期異地工作人員等異地居住人員,異地住院結算時,醫保可以直接報銷,自己只承擔自己應付的部分。
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醫保處處長劉紅濤告訴記者:“辦理者只需向參保地的醫保經辦機構提出申請,再到居住地醫保經辦機構備案就可以了。”記者了解到,這種申請是終身有效。
已經辦理審批備案的異地居住人員拿著社會保障卡和居住地醫保手冊,在居住地異地結算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結算時按居住地的結算標準,患者只需支付應個人承擔的那部分費用,統籌基金支付的部分由醫院和醫保經辦機構直接結算。
患者在醫院結算時手續也不麻煩,沈陽軍區總醫院信息科高級工程師高軼測算了一下,從上傳費用明細、預結算到打印發票,整個流程下來也就十幾秒的時間。
二、醫患信息報銷結算過程全聯網
只需把社會保障卡一插,十多秒就辦結了異地就醫結算手續。其實,支撐起這個終端的是一個設計嚴謹、四通八達的“高速路網”。
看似簡單的異地就醫持卡結算,實則是醫保管理中的一個大難題。既有各市醫保標準的不同,又有各市結算平臺的應用技術差異,無法實現互聯互通。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得從政策設計和網絡建設兩個方面同時入手。
經過多方研究論證,我省決定執行居住地醫保目錄、實施參保地報銷政策、按照居住地醫保結算、省級平臺清算的管理辦法,實現異地居住人員持卡就醫、聯網結算。省平臺還設計了藥品、診療、醫療服務項目的“目錄”,以解決因各地政策差異和代碼不統一而造成的信息傳輸障礙。
此外,異地居住人員所享受的大額及補充醫療保險待遇將在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結算完畢后進入理賠程序,所報銷費用匯入本人社會保障卡的金融賬戶中。
三、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擴至9個城市
在沈陽等5市的異地居住人員走上就醫“高速路”時,其他市的異地居住人員也有望早些享受這種快捷。
省人社廳已經開始擴建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的高速路網,將新增大連、本溪、營口、遼陽4市。目前,大連、本溪正在進行聯網測試。
在擴面的同時,加強全省醫保信息化和經辦能力建設是重點。目前,全省正在逐步統一“三個目錄”的信息代碼,縮小各統籌地區待遇政策差異,為全面實現省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掃清制度壁壘。
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試點各市正在努力增加聯網醫院的數量,沈陽已經開通的定點醫療機構已擴展到34家,錦州15家,鐵嶺9家,盤錦5家,撫順4家。9個城市全部聯網運行,全省實現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的定點醫院將突破100家,實現三甲級以上醫院全覆蓋。
為了解決居民買藥問題,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平臺已經具備了自動劃轉功能,將社會保障卡的款項打到指定的金融賬戶,可以提現買藥。
作為我省重點民生工程,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的福利紅包還會做大。“十三五”期間,我省將開展跨省異地就醫結算試點,省外異地居住的遼寧人,拿著遼寧的社會保障卡在外省就醫時,也可以直接結算。
遼寧大病醫保最新政策
據悉,自2018年起,大病醫保平均最低報銷比例將提高5個百分點,其他段的報銷比例,各市可根據基金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調整后,我省大病醫保最低報銷比例將達到55%。這部分資金將由統籌基金出,參保人無需額外繳費。
遼寧大病醫保參保對象:
省人社廳表示,大病保險保障對象是全部城鎮居民醫保的參保人員,并不包括城鎮職工和新農合的參保人。在去年初,城鎮居民大病保險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啟動,目前已有738萬參保人,實現了全省覆蓋。為減輕城鎮居民個人經濟負擔,參加大病保險所需費用全部由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參保居民不需另行繳費即可直接享受大病保險待遇。我省大病醫保的報銷不設限封頂,不限病種范圍。
遼寧大病醫保報銷比例:
遼寧省城鎮居民大病保險各統籌地區依據屬地自身情況,多采取分段報銷的方式,即自負醫療費用越高報銷比例越高,平均報銷比例在50%至70%之間。此外,居民大病保險引入商業保險公司承辦,醫療費用實行網上即時結算。
遼寧鄉村醫生待遇最新消息,遼寧鄉村醫生退休待遇及養老保險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