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傳媒學院 - 學校介紹
-
2004
-
民辦
-
藝術
-
省教育廳
-
本科
-
江蘇
-
0個
-
0個
南京傳媒學院其前身系創辦于2004年的原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于2020年經教育部批準成功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特色鮮明、國內知名、聲譽顯著的民辦本科高校,也是江蘇省目前唯一一所傳媒類應用型院校。
作為一所與信息傳播時代同行、與文化傳媒行業變革同步的新興大學,學校歷經近二十年的跨越式發展,為行業及社會培養了4萬多名畢業生,被譽為“中國傳媒藝術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搖籃”,已在辦學規模、黨建工作、教學水平、招生就業、產教融合、國際辦學、聲譽評價等方面在全省乃至全國同類院校中保持顯著優勢。
【辦學理念】
學校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根本宗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切實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公益辦學、回報社會的教育初心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一所成就學生、令人尊敬、可持續發展的百年名校為初心,積極探索創業型、應用型大學發展路徑,遵循“大傳播、全媒體、創新型、國際化”的辦學思路,著力培育“立德樹人、寬厚包容、經世致用、開拓創新”的大學精神和“青春、向上、崇實、尚美”的校園文化,突出“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尊重個性、全面發展”的育人導向,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和傳播業態變革下媒體融合、網絡文藝、數字創意、全息視聽、數貿電商、國際傳播等新興領域和緊缺需求,培養高層次、復合型、國際化創意創作人才,期冀將學校辦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創意藝術大學和屹立于中國民辦高等教育之林的百年名校。
【環境設施】
學校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現有江寧方山大學城主校區、江寧濱江校區,占地總面積2000余畝。方山主校區位于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江寧大學城的文教腹地,倚臥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方山國家地質公園東南麓,毗鄰“南京綠肺”上秦淮生態濕地。校園擁有國內高校面積最大的兩萬多平方米觀光草坪、江蘇高校規模最大的四萬余平方米單體圖書館、氣勢宏大的聯體教學樓、實訓樓、國際交流大樓組群、以羅馬斗獸場為要素設計建造的學生活動中心與露天劇場以及省內高校一流的生活服務廣場等配套設施,是集求學研習、傳媒實踐、藝術展演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型綠色校園。
為構建“校園實踐大課堂、創新創業大舞臺”的融合實訓教學體系,學校重點建設了融媒體演播館、實驗劇場、動態攝影棚、航空攝影實訓基地、數字錄音棚、三維動畫工作站、影視后期工作站、達芬奇影視特效工作站、數字動漫創作工作站、短視頻創作及音頻工作站、直播電商實訓平臺等覆蓋前后期的全鏈條數字制作線及各類大、中、小型藝術創作展演空間,同時還有國內高校首家俄羅斯美術館等文化載體和美育展陳。辦學固定資產總值達30億元。
【學科專業】
學校堅持“做強傳媒、做優藝術、學科交叉、跨界融合”的學科專業建設思路,設有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國際傳播學院、攝影學院、戲劇影視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文化管理學院、傳媒技術學院、電競學院、舞蹈學院、音樂學院等13個二級學院,以及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大學外語部、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省級重點產業學院建設點(江蘇直播電商與數字經濟產業學院)等直屬單位,還與蘇州大學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以聯合培養專業碩士籌備研究生教育。
圍繞“文、藝、工、管、經”相關學科,構建了長三角地區同領域中類別齊全、體系健全的學科專業群,開設了與傳媒藝術業態緊密對接的50多個應用型本科專業。截至目前,已取得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6個、省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2個、省國際化人才培養品牌專業1個、江蘇高校首批一流本科課程11門、推薦申報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門、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點1個、省級重點教改項目1個。此外,還擁有一批如智能科學與技術、藝術與科技、數字出版、國際新聞與傳播、時尚傳播、跨境電子商務、影視技術、流行音樂、配音等在江蘇高校乃至全國率先開辦的新興本科專業。
【師資力量】
學校持續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重視培育一支集教學教研、學術科研、創作實踐三位一體的多元化、復合型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200余人、兼職教師400余人,多年來已從海內外引聚了眾多學界業界名家作為特聘教授、駐校藝術家,全職引進了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長江韜奮獎獲得者、金像獎獲得者、“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飛天獎獲得者、金話筒獎獲得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級一流專業/一流課程主持人、省教學名師、省級重點學科主持人等一大批具有學界和行業顯著影響力的二級學院院長、學科帶頭人和專業負責人,形成了顯著的高層次人才引聚效應和雄厚的師資發展基礎。
【培養成果】
師生創新實踐氛圍活躍,在國內外各類專業賽事交流活動中屢創佳績,摘獲重大獎項百余項,其中包括Telly國際廣告節、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單元、法國飛帕電視節、“五個一”工程獎、中國話劇金獅獎、香港國際電影節、中國國際動漫節、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世界小姐大賽等具有廣泛行業影響力的專業賽事。
學校建立了通暢的就業保障機制和校友支持體系,畢業生就業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畢業生就業競爭力連續多年蟬聯全省同類院校首位,考研及海外升學率均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茅。大批優秀校友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國家級媒體及省級主流媒體、文化創意產業領域頭部平臺就業,近年來涌現出一批以知名演員倪妮、白客、成果等為代表的文藝新星;央視《遠方的家》知名出鏡記者唐天驕、央視駐中東站首席記者范濤等為代表的國際傳播新兵;三屆央視春晚核心導演、央視《溫暖中國》總導演黃先飛、央視航拍組負責人蕭灑、黃石電視臺副臺長張磊等為代表的主流媒體骨干;以總臺新聞頻道新晉主播劉妙然、總臺經濟之聲主持人梁婧、中國教育臺主播田博琳、安徽衛視主持人余聲等為代表的主持新銳;以“福布斯亞洲地區30歲以下商業領袖”鄭超、旅游自媒體千萬粉絲級頂流達人房琪、中國超級模特大賽總冠軍張齡月等為代表的明星校友。
【產教融合】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戰略,以產教融合發展帶動“教學研創”。與愛奇藝、華夏視聽環球傳媒等國內文化領軍企業及蘇寧易購集團、匯通達網絡股份等數字經濟領域龍頭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在全國各級媒體建立了百余家教學實踐基地和實訓就業基地。設立了日本漫畫泰斗千葉徹彌漫畫創新研究中心、愛奇藝內容研創中心等教改及科研機構。舉辦了大數據時代動畫教育論壇、藝術與科學跨學科論壇、中國電競文教產業論壇、方山傳媒藝術高峰論壇、d'Catch泛亞洲國際紀錄片挑戰賽等品牌活動,在校內外及學界業界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
【國際合作】
學校堅持實施國際化辦學戰略,已成為國內規模較大的創意藝術跨境教育平臺和傳媒藝術國際化人才在地化培養基地。作為全省唯一一家民辦高校,入選“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以及“蘇韓高校合作聯盟”、“江蘇中文國際教育合作聯盟”等省級國際化高水平合作平臺。作為教育部中國留學服務中心戰略合作伙伴,我們已與入選“全球十大傳媒學院”、“全球十大電影學院”在內的12個國家和地區的8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開展了教師互派、學生互換、課程學分互認及“2+2/3+1”中外雙學位聯合培養、本升碩等多類型合作。境外合作院校均為教育部備案推薦院校和全球傳媒與藝術領域知名院校,合作院校數量和層次保持國內同類院校首位,累計引進了海外高層次專家來校講學達300多人次,輸送2200多名學子出國研修深造。
2021年,經教育部批準,我校與英國提賽德大學合作舉辦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本科教育項目,成為江蘇省首個該專業領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江蘇省國際化人才培養品牌專業)。已與全球動漫與數字游戲名校、“全球十強大學AI科研基金”獲獎校——英國提賽德大學達成合作,將共建“中英數字創意學院”,將重點落地尖端動畫、智能媒體制作、數字影像生產、元游戲開發等聚焦“元宇宙”關鍵技術與數字內容生產的前沿專業集群,全體系引進英方大學核心課程,實施“百名外籍專家教授引進計劃”,開發“全球數創教育VR線上慕課平臺”,引進歐洲知名的Animex數字游戲動漫節落戶中國,打造“中歐數字創意節(展)”攜手打造數創國際化人才培養高地。
【社會服務】
學校積極響應江蘇建設文化強省、數字創意強省戰略及南京創建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舉措,發起實施數字創意產業國際化融合創新工程,深入推動校地融合、產城互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南京江寧高新區合作打造網絡視聽與數字創意主題高教產業園區,積極發揮助力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人才優勢和引擎作用,打造長三角“數創產教融合共同體”。學校作為國家廣電總局行業人才培訓基地、江蘇省黨員干部電教資源建設基地,開展行業人才職業能力培訓服務和繼續教育項目。
【辦學聲譽】
經過18年的發展,學校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就和辦學聲譽,收獲了廣泛的國內外影響力,已成為考生追捧、學生滿意、行業歡迎、社會認可的優秀民辦高校。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民辦高校黨建考核優秀單位等諸多榮譽,在主流第三方大學評價機構歷年榜單中屢獲佳績,獲評《2022年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A+專業數量位居全國民辦高校首位、在艾瑞深校友會《中國藝術類大學一流專業排名(應用型)》中位居榜首,入選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中國一流民辦大學TOP10”,曾獲教育部學信網評選的“全國本科生綜合滿意度50強高校”、“全國本科生校園環境滿意度50強高校”、新華網評選的“全國十大品牌獨立學院”、江蘇獨立學院綜合實力排名首位、全國藝術類獨立學院綜合排名首位等。
【發展愿景】
“十四五”時期,學校正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辦學綜合實力和質量品牌,做強做優高水平本科教育,籌備申辦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申報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專業授權點,立足前沿加快轉型成為一所面向數字經濟、數字創意、數字傳播等新業態、新需求的創業型大學,培養適應元宇宙等虛實交互應用、新一代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數字創意前沿領域的急需人才,打造立足未來數字智能時代前沿的一流創意大學、產教融合及國際化辦學雙輪驅動的示范高校,朝著建設成為一所創新卓越、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民辦大學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