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 學校介紹
-
1954
-
公辦
-
體育
-
省政府
-
專科
-
安徽
-
0個
-
0個
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安徽省體育局主管的安徽省唯一一所全日制體育高等專科院校。
學院坐落于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會合肥市,位于合肥市包河區花園大道595號,占地面積700余畝,地處巢湖之濱,緊鄰安徽省行政中心,環境優雅,景色宜人。
學院前身是安徽省體育學校,創辦于1954年。近七十年來,學院歷經數次變遷,先后8次更名,于2001年合并安徽省體育運動技術學校、安徽省體育科學技術研究所,升格成立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學院立足體育辦學特色,肩負“服務為國為省爭光、服務美好安徽建設、服務人民健康需求”的重大歷史責任,確立了“傳德技之道,育體育精英”的辦學理念,凝練了“求實、創新、奪標、育人”的校訓,樹立了“培育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高精尖競技體育人才、培訓高質量社會體育技能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
學院實施人才興院、質量強院戰略,大力提高師資隊伍素質,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成材率,提高輸送率,提高就業率。學院現設5個教學系部(省體校、運動訓練系、社會體育系、體育教育管理系、思政部),建有19個專業(運動訓練<兩年制、三年制>、健身指導與管理、康復治療技術、體育教育、體育運營與管理、休閑服務與管理、社會體育、體育藝術表演<兩年制、三年制>、體育保健與康復、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民族傳統體育、休閑體育、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運動健康指導、體能訓練、冰雪運動與管理)。其中,有中央財政支持產業發展能力項目1個(運動訓練專業)、省級高水平專業2個(運動訓練、康復治療技術)、省級特色高水平專業2個(體育教育、健身指導與管理)、省級特色專業2個(體育藝術表演、社會體育),擁有省級技術技能型大師工作室1個、省級精品課程類項目12門、省級示范課程10門、省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教學名師6人、省級教壇新秀10人、省級教科研項目20余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0余項、省級校企合作基地3個。此外,學院與北京體育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合作辦學,開設本科學歷教育和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院現有學生6000余人。
建院以來,學院為國家培養出了數萬名各類體育人才。培養了許海峰、鄧琳琳、孟蘇平、蔡維燕、石榮榮、王瑩、馬三義、孫來苗、胡青、張峰、王志偉、蘭明豪、牛春格等多名優秀運動員,在世界、亞洲、全國三大賽中多次榮獲冠軍。其中3名運動員獲得4個奧運會冠軍,21人次獲得世界冠軍,數人次打破世界紀錄、亞洲記錄,并獲得亞洲冠軍、全國冠軍,同時有多人在社會各行各界做出突出貢獻。
學院現為“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國家手球奧林匹克后備人才訓練基地”“國家田徑奧林匹克后備人才訓練基地”“亞洲舉重培訓學院”“國家級體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基地”“安徽省教練員培訓基地”“安徽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教師培訓基地”“安徽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等。
學院先后多次被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省直三優文明單位”“省直機關文明校園”“安徽省全民健身先進單位”等稱號,學院在全省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等次,在全省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等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分會舉重、摔跤、柔道專業委員會在學院掛牌。
新時代,新目標,新征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學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改革創新,搶抓機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堅定不移地朝著建成全國一流體育職業院校的目標努力奮斗,為體育強省、教育強省和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