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學校介紹
-
2004
-
公辦
-
綜合
-
省政府
-
專科
-
廣東
-
0個
-
0個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是由珠海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04年4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原珠海教育學院、珠海廣播電視大學、原珠海市工業學校、原珠海市財貿學校合并組建而成,經過近20年的發展,辦學實力顯著提升。
一、深耕內涵建設,提升辦學實力
學校2004年成立,2011年通過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13年開始,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啟動廣東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并于2020年4月正式成為省示范性高職院校,22個主要辦學指標均達到預期目標并超過國家骨干及省示范中位數,辦學實力和影響力逐年穩步提升;2022年8月,被廣東省教育廳立項為省域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進一步明確建成廣東一流、全國知名高職院校的目標。
學校占地面積約33萬平方米(約500畝),建筑面積28.75萬平方米,現有馬克思主義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學院、人文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7個二級學院。28個高職招生專業,全日制高職在校學生約7500人,珠海開放大學成人學歷教育在校生約8000人。2021年,市委市政府批準學校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擴增至萬人,學校將力爭實現辦學規模與教學質量“雙提升”,為我市的產業發展培養更多的高水平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502人,其中專任教師392人,碩士及以上學位327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72人,在讀博士26人),高級職稱人員131人,教育部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師培養對象1人,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教學名師2人、廣東省技術能手2人、珠海特聘學者1名、珠海市高層次人才5人。
二、聚焦“產業第一”,優化專業布局
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珠海經濟社會發展,學校精準對接珠海“十四五”時期的產業發展目標,優化專業布局,專業設置與區域重點產業匹配度為100%,重點發展工科,學校資源也重點向工科專業傾斜。重點建設大數據技術、數控技術、跨境電子商務3大高峰專業群,并帶動船舶動力工程技術、旅游管理、社會工作3大特色專業群協同發展,形成“3高峰3特色”專業群。其中數控技術、大數據技術、船舶動力工程技術、跨境電子商務4個專業群已進入廣東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序列。
學校把服務珠海產業發展需求、畢業生留在珠海工作比例、就業質量作為學校開設專業、確定培養規模的重要依據。近三年,學校關停并轉11個專業,優化改造14個專業,新增10個專業,工科專業比例超過50%。當前,學校正結合珠海產業發展趨勢,積極籌建“新能源與交通學院”新工科學院,2023年完成招生100人。
三、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政教育
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重視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全部在編配齊配強思政課、輔導員隊伍,建成思政教學體驗館——樹人館,充分發揮思政理論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切實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2021年,1名教師獲得全國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一等獎,在全省思政課教育教學評比等活動中,近三年(2021-2023年)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全面推進“三全育人”,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先后建設了立德園、樹人館、青年之家、女生之家、學生事務服務大廳等社區思政平臺,思政工作成效提升明顯,成功獲批國家教育部“一站式”社區綜合管理模式自主試點單位。
學校狠抓人才培養質量,2020-2023年,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共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6個;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共獲得獎勵250余個,其中一等獎56個,位居全省高職院校前列。學校獲批為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省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人才培養改革試點院校、省三二分段專升本(3+2)和四年制(2+2)高職本科協同育人改革試點院校。
四、深化產教融合,助力產業發展
學校整合優質資源,舉全校之力積極推動與區域龍頭企業開展深度校企合作,2018年11月,與格力電器共建“格力明珠產業學院”,充分發揮雙方教育和技術資源的優勢,精準培養符合格力電器發展規劃和人才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2022年2月,珠海格力電器依托與我校共建的產業學院喜獲第七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貢獻獎,此為全國唯一獲得杰出貢獻獎殊榮的校企合作獎項。
學校聚焦金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與金灣區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于2022年6月揭牌共建“金灣智造產業學院”,發揮學校人才培養和專業特色優勢,深化政校企合作,直接服務于產業發展實際需求,更好地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2023年5月,學校與金灣區政府、廣東科學職業技術學院共建金灣大學科技園,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優勢,與學校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緊密結合,實現園區、企業與人才、創新資源的全面對接,力爭打造成“政產學研用”一體創新平臺,為區域產業經濟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學校先后與珠海港控股集團合作共建了“珠海港企業大學”,聯手打造“高欄港政校企深度合作實驗圈”;與德國工商大會(簡稱AHK)合作共建“粵德合作珠海職業教育與培訓基地”,畢業生廣受好評;與珠海長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建國家旅游局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通過與近200家企業開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持續推動產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合力打造校企共商、共建、共享的“產教融合命運共同體”。
五、發揮自身特色,拓展社會服務
依托珠海開放大學平臺,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四級社區教育網絡,每年開展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與培訓15000余人次,面向政府、行業、企業的培訓30000多人次。2021年,成功推動教育部同意國家開放大學恢復對澳門招生,學校成為唯一承接學校,2022年招收澳門籍學生604人,2023年上半年招收澳門籍學生246人,共計有1018名澳門生在讀。建立了國家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珠海分中心、珠海市干部教育培訓網、珠海市黨員教育網、珠海市民終身學習網等多個網絡學習平臺,建成社區教育基地60多個,每年承辦珠海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活動。積極開展面向老年人、殘疾人的特色教育。
近三年,學校科技工作取得較快的發展,共獲得2個“珠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珠海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項2項,全國排名并列第6;2023年“GDI高職高專科研能力排行榜”排名全國209位。學校漢語水平考試考點是國家漢辦批準的全國高職院校中唯一的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服務珠海及周邊地區國際友人漢語水平提升。(數據更新于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