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 學校介紹
-
1950
-
公辦
-
綜合
-
省政府
-
專科
-
浙江
-
0個
-
0個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是嘉興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公辦高職院校。學校是浙江省示范性高職院校、省高職高水平專業群A類建設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省綠色學校、省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綜合試點學校、省高校黨建“四個融合”先行試點單位、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省高校智慧思政特色應用試點單位和特色應用場景建設單位、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教育部機關黨性國情教育基地、全國高職高專黨委書記論壇主任委員會紅船精神研學基地、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鄉村振興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網絡安全專委會執行主任單位。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
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950年的浙江省嘉興農業學校和創辦于1985年的嘉興絲綢工業學校。兩校于1998年合署辦學,1999年籌建高職。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7年,1955年以浙江蠶學館(創辦于1897年)為基礎發展而成的浙江省杭州蠶桑學校并入浙江省立嘉興農業學校。
學校位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嘉興南湖之畔,交通便利,風景秀麗,區位優勢明顯。學校有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180畝,建筑面積41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員工124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720余人。
學校設有航空與軌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互聯網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現代農業學院、城市建設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現代商貿學院、時尚設計學院、海鹽學院等10個全日制二級學院,同時建有國際教育學院、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鄉村振興學院)、開放教育學院、社區教育學院、老年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嘉興市紅船精神教育實踐中心)、基礎教育部等教學單位。學校設有機電一體化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42個全日制招生專業(方向),有全日制在校生14780余人。
學校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專業群對接區域產業群合作發展”為核心,以“專業點+企業群”合作為基礎,著力推進以現代學徒制為重點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并形成了“點群協同、崗位成才”的現代學徒制典型案例。“十三五”以來,學生創新創強能力突出,先后獲得國家級技能競賽獎28項(其中一等獎9項)、省部級獎項702項;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全國教指委教學成果獎10項,省教學成果獎4項,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23項。
學校堅定走集團化辦學之路,“集群對接、合作發展”的合作模式被譽為全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嘉興模式”。學校牽頭組建的嘉興市欣禾職業教育集團成浙江省首批示范性職教集團、全國首批示范性職教集團培育單位。學校依托集團成員單位積極探索“多元參與、資產紐帶、共建共享”合作模式,深入推進產學研共同體、跨企業培訓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合作載體建設,建成“嘉欣絲綢學院”等41個產教融合平臺,實現專業產學合作全覆蓋。學校創新校企合作形式,深化校企合作內涵建設,與南湖區政府、南湖高新區管委會、中電科36所等單位合作共建“南湖智造“、”5G·北斗”等10個產業學院。
學校全面推進技術創新,以智力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以來,學校教職工累計承擔各類課題1300余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20余項;承擔橫向項目620余項,累計到款3100余萬元;公開發表論文1830余篇,其中SCI、EI等檢索論文70余篇;獲得授權專利230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420余項;獲得市廳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190余項,其中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
學校緊緊圍繞長三角一體化、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國家戰略,構建完善的政行企校多方聯動社會服務體系。學校依托“一校兩院雙基地”優勢,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大規模開展基層農技人員、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等各類涉農培訓,年培訓量超過4萬人日。持續規范技能認定,年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近1萬人次。學校構建“三級聯動、六院一體”鄉村振興責任體系,創新設計“一院對接三地”的模式,跨專業組建以博士、教授為主的管理和技術服務團隊,實施“紅船領航”東西協作工程、山海協作工程,開展面向嘉興本地以及結對地區的政策咨詢、技能培訓、技術指導等服務行動。“四融四新:鄉村振興‘新農人’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鄉村振興“新農人”培養案例入選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會議材料,成果被中央電視臺CCTV-13新聞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進行獨家專訪,《中國教育報》《農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報道。
學校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強、升本創大”的要求,正奮力爭創全國“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努力把學校建成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紅船旁高職名校,為浙江“兩個先行”和嘉興“兩個率先”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技術支撐。(數據截止:202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