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 - 學校介紹
-
1959
-
公辦
-
藝術
-
省政府
-
�?�
-
廣東
-
0個
-
0個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是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省屬公立藝術類高職院校,源自1958年成立的廣東粵劇學校(廣東省文化藝術成人中專學校)和1959年創建的廣東舞蹈學校,歷經數次名稱變遷,如廣東藝術專科學校、廣東人民藝術學院等。至2019年2月,學校成建制劃轉廣東省教育廳管理,由省教育廳與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建。
學校秉承深厚的辦學傳統,成就顯著,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文化藝術人才。自1964年的大型文藝演出《東方紅》至2021年慶祝建黨百年的《偉大征程》,學校參演師生均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學校作為全球唯一的專門培養粵劇表演高職層次專業人才的藝術院校,享有粵劇界的高度贊譽:“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劇,有粵劇的地方就有粵劇學校的畢業生”。這一贊譽充分證明了學校在培養杰出人才方面的卓越成就。六十多年來,弦歌不輟,薪火相傳,學校培養出大批杰出校友,包括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得主曾小敏、丁凡、蔣文端、彭慶華、李淑勤,文華獎得主、省曲協主席梁玉嶸,知名演員黃軒、鐘楚曦,以及著名舞蹈家李響等。
學校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還積極與國際接軌。入選國家發改委“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儲備院校,并成為廣東省省域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計劃的重點培育單位。學校的戲曲表演專業群、現代流行音樂專業群、表演藝術專業群等均被評為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其中戲曲表演專業和舞蹈表演專業更是被認定為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此外,學校還與華南師范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音樂表演專業、舞蹈表演專業的專升本協同育人項目,并試點開展音樂學(戲曲表演)四年制本科協同育人項目;與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香港演藝學院、韓國秋溪藝術大學等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項目。
學校堅持“圍繞舞臺培養人才、在舞臺上培養人才”的辦學傳統,明確了“強特色、創一流、上層次”的發展思路,聚焦“做精做特一小塊、做大做強一大片”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體現在“教學做一體、文化傳承與守正創新一體、舞臺藝術與舞臺技術一體”上,凝練出“唯真、唯正、唯美”校訓精神。
學校位于廣州市,擁有天河、南海、越秀東風東路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達219746.7平方米。目前,學校擁有專任教師417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12人,博士32人。設有37個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近8000人。建成“1+5+5+1”二級學院辦學新架構,包括一個馬克思主義學院,五個傳統藝術學院(粵劇學院、舞蹈學院、音樂學院、戲劇影視學院、美術設計學院),以及五個“藝術+”的新型創新藝術融合學院(藝術人文學院、藝術科技學院、文化旅游學院、藝術管理學院、藝術教育學院),并設有一個終身學習的創新創業與繼續教育學院。
展望未來,學校將繼續圍繞服務教育強國、教育強省建設,以及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堅持以粵劇為龍頭、舞蹈為強基,依托戲曲表演、現代流行音樂、表演藝術三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大力推進省域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并致力于開發藝術交叉融合類專業,全力打造藝術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2024年4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