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有個“沖穩保”的原則,即“沖高”填報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高分學校,“穩”報一些自己實力范圍內的學校,“保底”報一些實力比自己弱的學校。
這個實力范圍,要根據一分一段表查到的全省排名,換算成過去三四年的具體分數范圍。很多新高考省份多達96個專業志愿,選擇范圍大大擴大了。
穩和保是必需的,而且填報梯度一定要特別注意,避免滑檔到下一批次錄取。
沖則要慎重,要看情況自行取舍。
新高考,沖的風險降低了,可填報志愿更多了,這時更應多多考慮,地域、專業、學校、人生規格~~
下面是關于“沖”的個人見解,拋磚引玉,僅供參考。
985等有就業門檻效應的高校,許多高端崗位只招他們的畢業生。
老高考如果沖進這類學校的投檔,服從調劑,被任何冷門專業錄取,你要是不后悔,就值得沖。
但是,如果老高考只是沖擊比你錄取分數高一二十分的普通學校,投檔到學校后,調劑到不喜歡的冷門專業,八成會后悔的。普通一本學校,可沒有就業門檻效應的。
人文社科類,學校檔次不同,學到的見到的可能完全不同。
而人文社科專業帶來的門檻壁壘,相對于理工科、臨床醫學等,要小的多。
新高考,如果是投檔到院校專業組,要注意專業組內是否冷熱專業打包在了一起。
老高考的話,投檔進的話,分數低如果調劑到學校里面的冷門專業,想好是否值得。
穩和保,已經再三強調,是必需品。
招生簡章非常重要,新高考志愿選擇數量雖高達上百個,但是備選學校的招生簡章也一定要認真搞懂,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否則你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滑檔的,或者怎么調劑到討厭至極的偏門專業的~~~
要知道你們這是幸福的,老高考寥寥幾個學校志愿,太想擁有你們讀百十個招生簡章的煩惱了 /(ㄒoㄒ)/~~
高考志愿填報是人生大事,希望考生們多多想下人生規劃,多看看各類不同觀點,不要偷懶,自主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