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國卷3英語卷難不難 試卷難度點評解析(word文字版下載)
挑燈夜戰,伏案苦讀,書山題海……十年寒窗,莘莘學子們就要迎來高考的“臨門一腳”。走進高考考場,為青春和夢想奮力一搏。求學著實不易,每個國人都感同身受,所以,就在此刻祝福考生們“展現真才實學,佳績定能勝出。”再說一句不管你考得好還是假如沒考好,都要平常心對待。
那么2018年全國卷3高考英語卷難度系數如何,今年英語卷難度和去年相比會是怎么樣?高考升學網就2018年全國卷3高考英語卷做了一個本地區的考生調查,這個調查結果應該可以反饋出今年全國卷3高考英語的難度系數。
一、2018年全國卷3高考英語卷難度調查問卷統計表
本次高考英語卷難度調查問卷得票人數大體分布情況:
1、比去年難:115人
2、比去年容易:299人
3、和去年難度相當:89人
4、不好比較:10人
二、全國卷3高考志愿填報這些注意事項你必須要知道
在每年志愿填報中,大家最為糾結的問題之一就是到底是先選專業還是先選學校?選院校和選專業,哪個優先的問題,主要要看考生具備什么樣的實力。選院校和選專業,哪個優先的問題,主要要看考生具備什么樣的實力。
院校優先的好處
1名校光環讓你贏得尊敬、自信
社會尊榮感,名校有很多光環,當你出去自報家門的時候,報出自己母校名字的時候,母校的名字首先就會給你界定一個身份。不管這身份最后是否值價。名校往往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尊敬,否則多多少少會有點失落。家長對于孩子從小的教育就是考大學上名校,清華北大應該說一直是所有家長最大的心愿。而且在同學之間也是一個可以炫耀的資本,認為好的學校肯定會有好的將來,能上名校將來的社會地位、人生軌跡也會變的精彩。
名校光環,可以獲得比其他人略多些的機遇,信任和尊重。這種信任和尊重,會給人帶來另一種正向的心理價值,那就是自信和責任感。那自信是你在上學之初,被北大錄取的時候就開始形成了,“我是在激烈競爭中被選擇的”,這種被選擇的自我認定,會使你更有自信心。
2就業優勢,更多成功機會
有數據清晰地顯示,雖然有些人看不慣名校生高傲自負的態度,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名校生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優先職業選擇,很多好企業只在名校做招聘。
3豐富的高校資源,助你增長見識
毋庸置疑,名校的硬件設施、軟件條件絕對是一流的,由于有國家重點支持,而且有慈善人士或校友捐贈,好學校硬件設施不成問題,圖書館圖書藏量驚人,而且隨時更新,專業學習的實驗設備也一應俱全。從教學樓到圖書館、科研室、研究所這些無疑是一些普通院校望塵莫及的。高額的科研項目基金、科研成果豐碩這些成就終究會帶領老師和學生在名校的基礎上、在前人的基礎上登上更高的階梯。學生在這里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名校會帶給你更寬廣的見識。名校通常有長久的歷史,廣泛的世界聯系,世界上各種政商名流,文化巨匠,有很多機會會被邀請到名校參加活動,發表演講。你可以親眼目睹名流風采,親耳聆聽名家演講,在北大,你可以看到克林頓,普京,李敖,李嘉誠、比爾蓋茨、連戰等諸多通常只能在電視、雜志和報紙上看到的人物,聽見他們的演講。這些現場演講的文字你的確也可以在其他地方看見,但是現場的氣氛,場景,質感,是文字報道所無法給予的。
4深厚文化的熏陶,雄厚的人脈資源
名校大多是歷經歲月的洗禮、積淀文化的精髓發展起來的。良好的校園文化是無聲的熏陶、潛移默化的點染,因為良好的文化氛圍,能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這便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藝術力量。
名校生的社會影響半徑更大,得到其他校友提拔與幫助的機會更多,因此名校往往有更強的社會圈子,可以借助于社會圈子得到更多的社會資源。人一生中,有不少機會,來自你的人脈資源。名校能夠給你奠定的人脈資源一定會比普通學校強。這是不容置疑的。因為名校校友很大一部分會在官場、商場掌握核心資源。在美國,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這樣的名校,所產生的總統、銀行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要遠遠多于一般大學。雖然你不能直接因為這些得到好處,但是你在這個網絡中,你的生活和事業就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5留學優先 爭取深造機遇
國內有數的名校生是國外著名高校留學的主力,他們更容易被接收,更容易得到獎學金,也更容易有選擇不同的留學學校的機會。名校重視教師和學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也強調與國內其它大學及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與國內外許多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實質性、有成效的合作關系。合作的重點是具體科研課題及學生的共同培養等,這些得天獨厚的國際資源也是一些普通院校無法比擬的。
6更好的獎學助學機會
名校不乏成功校友,名校出身成功的機會更大。在名校有更多的個人設立的獎學金、助學機會、創業基金。當然也不排除有成功人士要依靠名校的光環贏得更高的社會知名度,主動為名校提供獎學金以及就業實習的機會。另外,名校社團活動更容易得到贊助,很多商家主動要求冠名名校的某個活動,而普通院校的學生就要去跑外聯自己搞定了。
專業可能不對口
院校優先的弊端
如果一心想讀重點大學,而自己的分數又不是很有競爭力,可能只能選讀重點大學的冷門專業。如果這些冷門專業是自己興趣所在,那還可以;如若這些冷門專業是自己不感興趣的,考生可能要面臨著很多的壓力和困難。
專業優先的好處
1學習動力 你的大學不乏味
興趣與特長是學習原動力,如果清楚自己的興趣或特長,毫無疑問相關的專業學習當然也得心應手。選擇一個自己愿意去努力學習的專業,并打算將來可以作為自己人生事業來做的專業,無疑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去實踐。
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專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好處是,將來畢業找工作也能夠很順利找到,畢竟你專業技能學的好,獎學金、優秀稱號也很多,綜合素質高,招聘單位一定會很樂意把你招收門下。
2職業發展 你事業的起點
專業是學生的標簽,“入對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后發生“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嘆。選好專業是求職的最好優勢,如果專業完全不符合你要求,進了大學也學不好,選擇專業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選擇職業,選擇未來。大學讀書只有四年,職業卻將伴隨你一輩子。
3生活質量 你生活的樂趣
“對某項工作沒有興趣,容易精疲力竭”??如果對自己的工作沒有興趣,或者做起來不順手,當然生活的質量相應的也就降低了。
現實生活的壓力不斷加大,人們開始努力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一份稱心的工作也是所有人都在努力追求的生活目標。這樣一來,你掌握的技能則成了你就業的籌碼,專業技能、專業水平將再一次主導你的職業發展,做自己喜歡的事,提高生活質量,讓你選擇用四年時間學習的、自己興趣所在的專業幫你實現。
4節約時間 你人生的選擇
發現了專業不合適再重頭開始選擇,那么在時間上將是很大的損失??由于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回去重新學習,是對時間極大的浪費,也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你是否還有勇氣再一次投入學習,以學生的心態重拾課本。畢業后同學們都在忙于工作,而你卻因對工作的不喜歡,再決定重新進修你是否有這樣的魄力和膽識。不要讓大學的四年悄然消失,卻沒有為自己留下讓你生存生活的籌碼。
可能會受限制
專業優先的弊端
不少考生后悔當時為了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沒敢報名校,進了學校才發現,無論是學校硬件設施還是校園文化,都跟名校相距甚遠,學校沒有為學生制定一個好的職業規劃和發展藍圖,學習氛圍也不濃烈,很多考生會隨波逐流,一事無成。畢業時,雖然專業課學的很扎實,卻因不是名校出身被無情攔在門外。
專家建議
1以下四種情況應優先選擇專業
1.成績不太理想的考生,可供選擇的學校層次相差不大時,應該將報考的重心、重點轉向選擇專業上。
2.在所報專業和就讀學校發生矛盾時,應該優先考慮專業。因為升學最終是為了就業,選擇一個畢業后能用得上、更容易就業的專業,比選擇學校更重要。
3.學校各方面情況差不多時,優先考慮專業。現在有的高校實行按大類招生,同學入校后到大二或是大三才選專業,在這種情況下可優先選擇學校。
4.如果大學畢業后想繼續深造,則應該打好專業基礎,為今后的長遠發展目標做好規劃。可能同學選擇的專業所處學校的牌子不是太響亮,但是如果同學能把專業學得很好,本科就讀的學校不僅不會帶來負面影響,而且還可以為同學以后考入更好的學校打下堅實的基礎。
2首選學校的4種情況
1.學習成績優秀,在省級重點中學年級排名位于前列的考生,應首選名牌綜合大學,在此前提下選擇自己相對喜歡的專業。切忌以專業定學校。因為在名牌綜合大學里,即使同學對專業不滿意,在入學后仍有很多轉系、轉專業、修第二學位、第二專業等二次選擇的機會。
如果是以專業定學校,這部分同學的某些能力就可能得不到發揮,特別是選擇了那些操作性很強、專業面很窄的工科專業,當想跨學科學習或轉系、轉專業時,便會發現由于專業的限制,困難重重。
2.學習成績中等的考生,似乎可選擇的學校數量多,專業也多為操作性很強的工科、社會科學及相關專業,機會要多于學習成績優秀的考生。
但事實上是,由于這部分考生為數眾多,高攀不上去,低又不肯屈就,可選擇的余地就變得很小了。對于這部分考生的志愿,應選擇地理位置相對較偏遠的名牌學校,這樣可選擇的余地會變得更大,競爭會小些,同時也有益于今后的發展。
3.對于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考生,選學校更為重要。特別是那些考試成績在當地一般本科或專科錄取批次控制線上下浮動的考生。
應當承認,這部分同學的高考競爭能力相對于前兩類同學要弱一些,所以,選擇一所位置較偏、所設專業又不太“熱”的學校,就很有可能被錄取,甚至還有可能提高一個批次錄取。
每年都會有部分農業、林業、石油、地質、礦業、師范院校由于生源不足,導致降分錄取,而那些處于專科分數段的第一志愿報考這類學校的本科專業的考生,則都順利地被這些院校錄取到相關的本科專業就讀。
4.如果同學大學畢業后打算直接就業,可以考慮優先選學校。因為大學畢業后直接就業,應聘時學校的牌子相對而言顯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