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平均工資將會于稍后公布,我們會為您持續更新,接下來為您整理了2017年的平均工資,歡迎閱讀。
2017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7420元,與2016年的61973元相比,增加了5448元,同比名義增長8.8%,增幅比2016年提高1.3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2017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7.5%。
分行業門類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金融業109757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98427元,衛生和社會工作96333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63倍、1.46倍和1.43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40543元,住宿和餐飲業41429元,采礦業48460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60.1%、61.4%和71.9%。最高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2.71,與2016年的3.05相比,差距有縮小。
從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來看,增幅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比上年分別增長為15.9%、15.8%和15.6%。增幅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金融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建筑業,增長率分別為1.3%、3.3%和4.9%。全部19個行業門類中,有10個行業的平均工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分行業年平均工資 | |||
單位:元,% | |||
行 業 | 2016年 | 2017年 | 名義增長率 |
合 計 | 61973 | 67420 | 8.8 |
農、林、牧、漁業 | 35577 | 40543 | 14.0 |
采礦業 | 44222 | 48460 | 9.6 |
制造業 | 54439 | 59131 | 8.6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88471 | 93073 | 5.2 |
建筑業 | 53557 | 56160 | 4.9 |
批發和零售業 | 57937 | 61504 | 6.2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71181 | 77536 | 8.9 |
住宿和餐飲業 | 39434 | 41429 | 5.1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93774 | 98427 | 5.0 |
金融業 | 108377 | 109757 | 1.3 |
房地產業 | 65110 | 69166 | 6.2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56934 | 62848 | 10.4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79317 | 91712 | 15.6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51083 | 59204 | 15.9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48040 | 49646 | 3.3 |
教育 | 75773 | 84471 | 11.5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87997 | 96333 | 9.5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67018 | 73532 | 9.7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76926 | 89047 | 15.8 |
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是國有單位86616元,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28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是聯營單位52749元,為全省平均水平的78%。
從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來看,國有單位增幅最高,比上年增長12.5%;股份合作增幅最低,增長3.3%。國有、集體單位、聯營單位、外商投資以及其他內資單位平均工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類型單位的平均工資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登記注冊類型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 |||
單位:元,% | |||
登記注冊類型 | 2016年 | 2017年 | 名義增長率 |
合 計 | 61973 | 67420 | 8.8 |
國 有 | 76996 | 86616 | 12.5 |
集 體 | 56550 | 62947 | 11.3 |
股份合作 | 69512 | 71819 | 3.3 |
聯 營 | 48385 | 52749 | 9.0 |
有限責任公司 | 54783 | 58454 | 6.7 |
股份有限公司 | 76268 | 81629 | 7.0 |
其他內資 | 56871 | 62932 | 10.7 |
港澳臺商投資 | 53896 | 56876 | 5.5 |
外商投資 | 59653 | 65032 | 9.0 |
附注
1.指標解釋
(1)單位就業人員:指在本單位工作,并由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員。
(2)工資總額:根據《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是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就業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金、住房公積金以及房費、水電費等個人應繳納部分。
工資總額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范圍。
工資總額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其他工資四部分組成。工資總額不包括病假、事假等情況的扣款。
(3)平均工資:是指在報告期內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計算公式為:
2.統計范圍
城鎮地區全部非私營法人單位,具體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商投資經濟等單位。工資統計是統計單位的就業人員,而個體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非單位就業人員不在工資統計范圍內。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全省共調查約5.6萬家,就業人員672.48萬人。
3.調查方法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企業一套表統計調查制度》和《勞動工資統計調查制度》,對城鎮非私營單位工資統計采用全面調查的方法。
4.行業分類標準
工資統計的行業分類標準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執行。
5.上年基期數據以正式出版的《福建統計年鑒-2017》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