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現行的退休金計算公式應該是有四種。
第一種,最簡單的叫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
基礎養老金有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補貼而成,各地標準不一樣。比如山東省最低基礎養老金只有118元,而上海市高達93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60歲是139個月,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
第二種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待遇計算老辦法。
2014年10月之后,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改革設置了十年過渡期,為了實現新舊老辦法的有效銜接。
老辦法仍然是采用過去的計算模式,不過為了保證退休待遇的不斷增長,規定了待遇計算的每年增長率。
主體還是以2014年9月的基本工資為基數乘以退休工齡所確定的計發比例,再加上職務職稱所確定的生活補貼。
第三種比較麻煩,是屬于中人過渡人員的養老金計算新辦法。
既包含企業退休人員的,也包含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適用這一計算公式的主體,主要是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已經參加工作,但沒有建立個人賬戶的一部分人。
退休待遇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
事業單位多了一項職業年金,不過國家也正在引導企業逐步建立企業年金制度。
基礎養老金是根據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通過復雜的公式計算而成。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方法,跟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計算方法一樣。
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計算方式不同。大體參照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模式。是對沒有建立個人賬戶養老金之前的工作年限,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一種補償。
另外,如果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話,就會出現退休待遇計算第四種方法。
第四種,退休的計算方法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職工退休新辦法。
不僅僅是1998年之后參加社會保險的企業退休人員,2014年10月之后參加工作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未來的退休待遇都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