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養犬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公民的健康和財產安全,動物類是不易受人控制的,誰都無法預測發生什么樣的情況,城市規范的基本規定就是要求養犬的公民,遛狗時需要拴繩,以免給他人造成傷害,或者嚇到兒童,那么東莞養犬管理條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東莞養犬管理條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條例》將于6月1日起施行
《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是我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之一。去年9月29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合法性審查。市人大常委會決定《條例》于今年6月1日起在我市施行。
《條例》共五章四十四條。作為一部與民生關系密切的重要法規,《條例》綜合考慮了保障公民養犬的權利和非養犬人不受干擾的權利,結合不同利益群體的訴求,努力找出矛盾雙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同時,《條例》立足東莞實際,從便民利民的角度出發,科學設計有利于提高執行質量的制度:一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社會機構辦理養犬備案、免疫等事項,既節約政府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又極大地方便群眾;二是養犬備案、管理和疫苗均不收費,提高養犬人辦理備案、免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養犬管理的效能;三是不實行分區管理,大大降低執行的難度;四是明確犬只傷人后養犬人先行墊付醫療費用,減少矛盾糾紛,降低時間成本;五是建立犬只收治、無害化處理、醫學觀察等配套管理制度,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強化養犬全過程的監管。
加強跟蹤“護航”,《條例》順利實施
記者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了解到,《條例》通過合法性審查后,市人大常委會加強跟蹤對接,確保《條例》順利實施。
其中,今年3月,市人大常委會結合2021年度立法有關工作,到市公安局開展調研。其間,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了解市公安局在開展《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前準備工作情況,并督促公安部門抓緊做好有關工作,保證《條例》得以有效實施。
5月以來,市人大常委會也聚焦《條例》實施,書面聽取了市公安局等相關部門在推進《條例》實施前準備工作的情況。同時,在市人大官方微信上發布《速知!再過幾天,這個條例將在全市范圍內實施》等推文,做好《條例》的宣傳工作,為《條例》順利施行營造良好的氛圍。
一、重點管理區內,一戶一犬(非烈性犬)。
1、申請人身份證(本市戶籍人口、年滿18周歲且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或本市居住證。
2、有效的獨戶住所證件。包括:“房產證(不動產證)、購房合同、房屋租賃合同和房主同意飼養的書面說明。
3、單位辦證須需提供單位主體資格證明、聯系方式;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身份證件;養犬用途說明;看管犬只人員的身份證件;養犬管理制度,專門場所、安全圈養設施等(拍照上傳)。
4、合法有效的犬只免疫證。
5、寵物的三張拍攝照片分別是正面照、左側照、右側照。
二、一般管理區內,養犬人持有效證件和合法有效的犬只免疫證辦理養犬登記手續。
三、養犬登記為一次性登記。 養犬人應當在取得免疫證后五日內,攜犬只到公安機關確定的登記場所辦理養犬登記手續;也可通過犬主app或其他政務平臺自主申請提交有關材料辦理登記。
四、外市依法登記的犬只,在本市逗留時間超過三個月的,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辦理登記手續。
五、養犬人變更住所、聯系方式的,通過犬主app或其他政務平臺提交變更后的有關材料辦理變更手續。
六、需要變更養犬人的,通過犬主app或其他政務平臺提交變更后養犬人的有關材料辦理變更手續。
七、犬只死亡、走失、送交留檢場所的,養犬人通過犬主app或其他政務平臺自主申請注銷,也可到免疫登記點辦理注銷。
認證流程
第一步:犬主在公眾號/APP上提交(犬主身份信息、地址信息、犬只照片、品種類型等,扶助/導盲犬需額外的相關證明材料,選擇領取犬只登記標識的免疫點);
第二步:公安人員對犬主提交的信息進行審核;
第三步:審核通過后,犬主前往選擇的免疫點領取犬只登記標識;
第四步:免疫點工作人員發放犬只登記標識、并提交犬只登記標識信息,系統自動生成電子養犬登記證;
第五步:養犬登記辦理成功,犬主可自主選擇是否打印養犬登記證。
養犬管理規定,指的是在城市飼養狗狗所需要遵守的管理規定,加強對養犬的一個制度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市容環境和社會公共秩序,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養犬管理規定。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規范養犬行為,加強養犬管理,保障人身健康和安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查看更多
達州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7:0:12廣安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6:0:14宜賓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6:0:23南充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