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國企改革將在界定國企功能、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企業內部改革、完善監管體制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開展工作。在以后一段時間內,將會出現混合所有制改制的高潮,出現民營經濟組團與國有企業相融合的現象;國有企業將退出一部分競爭領域,轉型升級到產業鏈更高的層次去。
但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可能會遇到較大阻力。民間投資空間的釋放以及土地市場的改革雖然有利于相應投資板塊的提升,但改革的復雜性和漸進性決定了民間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在難有大幅提升。
熱點七機構改革:新舉措呼之欲出,轉變職能是關鍵。
行政體制改革將要動真格的。一要在“分權”上推進,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二要在“轉職能”上推進,以轉變職能,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完善制度機制、提高行政效能,穩步推進大部制改革等;三要在“減權”上推進,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減少和下放市場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等。
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3年歲末,政治局召開會議,即決定成立上述機構,由任組長。這被解讀為“有利于突破利益固化對深化改革的障礙”。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進行了6次較大規模的機構改革。這次可望在2008年大部制改革基礎上,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成熟先行地繼續推進行政體制改革。
熱點八生態文明:霧霾籠罩,“美麗中國”面臨考驗。
籠罩140萬平方公里的霧霾、地下水大面積污染……高污染、高消耗的傳統發展方式再受拷問。十八大報告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罔顧生態環境的事件仍時有發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會進一步提出,下決心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大氣、水、土壤等突出環境污染問題。與此同時,PM2.5監測指標也會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與2013年“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相比,盡管工業依然是節能的重點領域。文章2014全國兩會精神。但是“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是的新措辭。其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參與,這意味著我國工業節能的著力點將從“淘汰落后產能”,逐步過渡到龍頭企業的設備升級。
熱點九&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