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鎮化水平已超過52%,但城鎮化也遭遇諸多困擾,對城市居民而言“堵車、污染、內澇、房貴”等“大城市病”困擾多多,對農民而言“被上樓”、“半城市化”等問題也仍待解決。
醞釀已久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在今年出臺也成定局。2013年底先后舉行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均提出,要制定實施好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人們期待在兩會上看到其更明確的路徑。
在兩會上將引起關注的是,“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問題。一些地方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濫占耕地、亂設開發區,不斷擴大城市面積。失地農民的數量還會大量增加,不僅危及國家的糧食安全,而且勢必進一步加劇解決“三農”問題的難度。空間規劃和城市規劃問題。一些城市布局結構不合理,城市規劃和管理脫節,影響城市運行效率,一些城市“城中村”和“城市貧民區”問題比較突出。
熱點十國際關系:外交看點頻仍,企業走出國門有機遇。
去年、李克強7次邁出國門,訪問22個國家,接待60余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來華,同300多位外國政要會見交流……新的一年面臨可能存在的反彈壓力,如何“中場守住”,挑戰不小。
兩場貴賓云集的“主場外交”看頭十足:時隔13年,APEC峰會再回中國,將于今年秋季在北京舉辦;亞信峰會將于5月在上海舉行。
大國關系方面亦是看點頻頻。中美在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方面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中俄在投資、能源、高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合作有可能取得新突破,中歐在落實《2020戰略規劃》、實現雙方發展戰略的對接方面將會有新舉措。鑒于安倍日前的“拜鬼”行徑,中日關系料難“破冰”。全國兩會精神解讀
友好合作仍是今年中國周邊外交的主基調。中國將在主打經濟外交,謀求與東盟關系的“鉆石十年”,積極經營與南亞、中亞等關系,打造穩定友好繁榮的周邊戰略依托。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