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29日表決通過了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時間的決定。根據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那么今年全國兩會有哪些熱點提案呢,一起來了解最近幾年全國兩會關于民生的問題最新提案解讀,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政策內容以官方發布為準。
5G網絡全覆蓋
今年兩會期間,為保證中外記者在全國兩會期間順利完成采訪、編發和傳輸稿件的任務,新聞中心設有通信網絡服務室,并首次提供5G網絡全覆蓋。
5G網絡能為兩會記者提供更為快捷的上網服務。上網可通過賬號、密碼或者使用手機號、驗證碼登錄系統。通過使用提供的臺式機及WIFI服務,記者們打開網頁,發送、接收信息、視頻速度比4G要快很多,使用5G網絡上網服務發送一個1分鐘的小視頻,1秒就能發送完畢,而使用4G需要大概20多秒。
新能源汽車優惠政策
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能源汽車就是全國兩會代表和委員討論的重點。全國兩會要求繼續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此外,要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穩定汽車市場的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
收費公路制度改革
全國兩會要求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推動降低過路過橋費用,治理對客運、貨運車輛不合理審批和亂收費、亂罰款。
兩年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減少擁堵、便利群眾。新增高速鐵路運營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農村公路30多萬公里。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
“兩高”要干的這些事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兩份工作報告“新鮮出爐”。掃黑除惡向縱深發展、讓“老賴”無處遁形、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
報告透露出今年重點要干的這14件大事,與你息息相關!
01、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向縱深發展
02、加大對金融、扶貧、環保等領域犯罪打擊力度
03、侵犯知識產權將被嚴懲
04、產權保護力度將加大
05、醫療、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犯罪將被嚴懲
06、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將得到切實維護
07、懲治傳銷、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
08、讓“老賴”無處遁形
09、未成年人權益將得到更好保護
10、嚴懲危害國家安全犯罪
11、將更多科技成果運用到司法工作
12、懲治職務犯罪
13、防止“燈下黑”
14、基層將得到更多人財物保障
打贏“藍天保衛戰”
對監測數據造假,我們是深惡痛絕”、“對于‘一刀切’,我們的態度一直是非常鮮明的,堅決反對,堅決制止,嚴格禁止”……在11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對這些環境領域的問題說“不”,展現其決心。
李干杰連用三個“落實”,表達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心。只要狠抓落實,就一定會見到成效,藍天就一定會越來越多。
就業形勢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表示,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有一些情況也要引起重視:一是就業總量壓力不減,二是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凸顯,招工難和就業難并存。
張部長表示,今年要重點做好大學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創業工作,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同時,還要加大減輕企業負擔的力度,降低社保費率,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加大失業保險費返還的力度和幅度。此外,還將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人力資源的質量和水平。
個稅改革進展情況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用兩組數據予以說明。他首先表示,去年10月到今年1月,4個月全國共減稅近2000億元。改革前的個稅收入去年1-9月份同比增長20%。改革后的個稅收入4個月同比減少14.2%,說明這次改革減稅力度大。
其次,他表示,這次個人所得稅的一、二步改革,使所有工薪階層納稅人不同程度地減了稅,也就是說,工薪階層的減稅面是百分之百。其中,有8000萬人減了百分之百的稅,也就是說他們不用再繳個稅了,還有6500萬人的減稅幅度在70%以上,反映出個稅改革減稅面廣。
房地產行業監管
針對有記者問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再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否意味著房地產行業的監管有所調整”的相關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表示,今年,住建部仍將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的工作方案。
他用“五個堅持”表達了對房地產行業監管的決心——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堅持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堅持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責任落到實處;堅持調結構、轉方式,重點解決新市民的住房問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防止大起大落。
寶寶不高興,很嚴重
就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國務院辦公廳近期發布了號稱史上最嚴“減負令”。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介紹,課業負擔過重是“多因一果”的綜合征,要多方面發力,綜合整治。
他進一步指出,政府要從根本上解決負擔過重的問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減負奠定基礎。學校要嚴控課程門類和總課時;嚴控課程容量和難度;嚴控非零起點教學,杜絕“張飛畫扇子,愁死齊白石”。
家長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對孩子要有合理的預期。社會不要傳播似是而非的那些所謂的教育理念,給一些不良機構做代言人,給一些號稱懂得教育的“大忽悠”助力。
“負擔重如山,孩子不能健康成長,我們的學生會不高興的,學生不高興就是寶寶不高興,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陳寶生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