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教師有些人年入40萬以上甚至年薪百萬的也有,但是還有些人,每年的工資收入還不到5萬元。不同地區,不同單位,同為老師,其實工資差別很大。那么金昌教師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提高教齡津貼是有效辦法
要根本解決“評聘”錯位問題,思路應該是取消職稱評審,完全回歸職務聘任、管理。職稱評審“評聘分開”就是按職務、崗位進行管理的改革,但因為保留職稱評審,而引發“高職低聘”,或“低職高聘”的爭議。而不再評審職稱,只按職務進行聘任、管理,則不再有這樣的爭議。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說,按職務進行聘任、管理,就是根據教師所聘職務,給予相應的薪酬,以此引導教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歐美發達國家,中小學教師沒有評職稱一說,教師根據自己擔任的教職,獲得相應的年薪,年薪隨教齡增長而增長。
結合我國現實情況,要全面取消職稱評審有現實阻力,基于當前的職稱評審制度,可以降低評職稱對教師工資待遇的影響。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是,提高教師的教齡津貼。我國從1985年開始實行教齡津貼,按照教齡長短,津貼標準分3元、5元、7元、10元四檔,滿20年以上者,每月10元。這在當時,對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這一津貼標準,在長達35年時間中一直未變,按照當前的物價水平,10元錢教齡津貼幾可忽略不計。
對于教齡20年,仍是初級職稱的教師來說,增強他們作為教師的職業榮譽感,提高他們的待遇的切實辦法,就是提高教齡津貼。我國已有部分省份采取這一辦法,如河南從2019年7月1日起,提高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齡津貼標準,在落實國家規定標準基礎上,按照每增加一年教齡增加10元的標準累計計算核定。這意味著從教20年,每月可獲得教齡津貼200元,從教30年,每月可獲得教齡津貼300元。
去年,教育部在回復人大代表有關“提高教師教齡津貼標準”的建議時表示,這有利于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接下來“將繼續努力爭取”,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期待我國有關部門能就此議題及早達成共識,并基于職務聘任、管理來進一步推進教師隊伍管理改革。
代課老師的工資最低的是1500一個月,最高的是2400一個月,可以說代課老師的工資基本都是最低工資標準發放的。
臨聘教師與代課教師是一樣的,沒有區別。這兩種性質的教師都是國家公辦學校為彌補教師的短缺對外公開招聘,不享受在編教師的工資待遇、沒有事業編制的臨時臨時教師崗位。
沒有編制的學校老師通常屬于雇傭的臨時人員,不能晉升,不能調動,即屬于某個學校被暫時雇傭人員 (俗稱代課老師)。通常也沒有職稱,沒有職稱工資(非在編有職稱也常無法聘任)。退休后,按照當初與所在單位簽訂的合同辦理。
在私立學校,由于學校必須幫助其工作人員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繳納社會保險,所以退休后一般都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在公立學校招聘人員時,由于經濟困難等原因,一般不幫助其繳交社保或只繳交部分如工傷保險。
代課教師的薪資待遇低,不入編制,反而在學校里任務最重,最認真負責。這些與社會賦予代課教師的地位較低是有關系的,這直接導致了政府給代課教師的薪資待遇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