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業因為是高科技加能源雙重屬性,首先高科技屬性大家非常好理解,漢能收購了很多高科技企業,但它又是能源。至于雙重屬性具體表現在什么呢?一方面有很強的技術,但同時因為能源屬性要投很多錢,這個雙門檻難度非常非常大,不是一般企業干得了的,沒有強有力的產業基礎是不行的。大家看到了600多萬千瓦的水電裝機沒有企業干得了,難度非常非常大。其實中國很多企業包括外國很多企業做薄膜的都倒下了,沒人敢干,因為這個行業太難做了,沒有產業做不起來,但是一旦做起來,大家看到市場會給出最有力的回答,剛剛做起來就會有答案。
《中國經濟周刊》:對于一家民營企業來說,如何進行轉型升級?有何風險?
李河君:現在全國各地都在說,產業要轉型、升級,我就在思考,誰是轉型升級的主體呢?我認為轉型升級的主體就是民營企業。民企轉了,則全局就轉了;民企升級了,則全國就升級了。因此要采取各種手段給民企、特別是中小企業留出市場空間,在扶持民企的政策上,要特別注意在創建中小銀行或金融機構問題上有新突破。比如美國有8000多家中小銀行,這方面,我們國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對于漢能來說,最值得驕傲的地方是成功實現了轉型升級。我們以前是做水電、風電的,那時候我們只有幾百人。漢能在轉型過程當中選擇了薄膜發電,今年年底,漢能的員工總數將達到25000人。現在國家的轉型升級概念在很多民營企業看來都很時髦,但是千萬不要亂嘗試,因為轉不好,失敗的概率很大,其實有的企業非常好,不需要再趕那個時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