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者,是指經過一定選拔程序被各街鎮社區工作者服務站錄用的,并在以自然居住小區為基本服務區域,為居住在小區內的各類人群提供各類公共服務(協同治理)與其他公益服務的專職工作人員。目前我們所說的社區工作者一般指的就是居委干部。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目前跟大學生村官相差不多,各省市、各區縣的工資待遇并不相同。那么太原社區工作人員工資待遇標準是怎么樣的?社區工作人員有沒有編制呢?本文小編整理了關于太原社區工作人員的待遇標準相關知識,可供參考!
市民政局發布消息,目前我市社區工作者4666人、平均年齡37歲,今年第四季度我市將開展第六屆社區換屆工作。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城鄉社區治理事關黨和政府方針政策的貫徹和落實,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城鄉基層和諧穩定。我市從2001年社區體制改革至今,已經歷了五屆社區換屆選舉。隨著社區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市社區工作有了很大的變化,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加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區干部隊伍建設,大力推動社會協同治理,深入推進“三社”有效聯動,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打造“互聯網+”智慧社區建設等。
以往,人們眼中的社區工作人員都是上了年紀的居委會大媽。而今,我市的社區干部呈現年輕化趨勢。目前,我市有社區537個,社區工作者4666人,平均年齡37歲,且92%以上為大專學歷,其中黨組織干部1162人,社區居委會干部1644人,社區專職社工1860人。書記主任一肩挑的社區有438個,占社區總數的82%。
完善城鄉社區民主選舉制度,進一步規范民主選舉程序是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水平的重要工作。今年第四季度,我市將開展第六屆社區換屆,做好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對于選好配強社區黨組織和居民委員會領導班子,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為創新社區治理和服務居民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鞏固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城鎮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報酬待遇由基礎報酬、津補貼、年限報酬三部分構成。
1. 基礎報酬:按學歷確定,取得國家承認大專(高職)學歷的(高中畢業復轉軍人)每月1000元,本科學歷的每月1300元,研究生學歷的每月1800元。
2. 津補貼:由工作補貼、生活補貼和職稱補貼三部分構成。
工作補貼:每人每月900元。
生活補貼:每人每月600元。
職稱補貼:取得高級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和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證書者,每月分別給予300元、200元、100元職稱補貼。
3. 年限報酬:聘任期間,在社區工作每滿一年,從下一年度起每月增加年限報酬15元。
(二)社會保險
城鎮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的社會保險參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標準執行。住房公積金按各市制定政策執行。
(三)其他待遇
冬季取暖和夏季防暑補貼,參照當地標準執行。鼓勵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在聘任期間參與競選社區居委會成員,依法當選社區居委會成員的增發崗位補貼,主任每月1100元,副主任每月800元,委員每月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