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師的工資待遇持續改善,職業地位不斷提高,職業幸福感越來越強,中國的教育事業定會大有希望!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聽取了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落實調研督查情況匯報,強調要強化地方政府責任,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凡未達到上述要求的都要限期整改達標,財力較強的省份尤其要加快進度,各地要定期向教育部、財政部報告落實情況,國務院適時開展督查。要及時足額發放艱苦邊遠地區津貼、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的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嚴格規范教師編制管理,對符合條件的非在編教師要加快入編,并實行同工同酬。本文小編將為你整理一些關于浙江教師工資上調的最新消息及政策,希望對你有幫助。
1月22日,江蘇省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要求,經過5年左右努力,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基本健全,待遇提升保障機制更加完善,教師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到2035年,教師隊伍發展總體水平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培養造就一批有影響力的教育家型名教師、名校長、名專家,教育系統成為集聚一流人才的高地。
在待遇方面,《意見》中提出,各地要建立中小學教師與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增長長效聯動機制,調整公務員收入分配政策時必須同步考慮中小學教師,核定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時必須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完善中小學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有效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績效。充分考慮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要求,適當提高普通高中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水平。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不納入所在學校績效工資總量。高校專職從事教學的人員,適當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中的比重;對聘用的高層次人才和具有創新實踐成果的優秀人才,可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制度,實際薪酬發放水平不納入所在單位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范圍。
各地要把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按規定落實教師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等,探索實施共有產權房政策。有條件的高校可分層分類向教師提供安家補貼、購(租)房補貼,以貨幣化、市場化方式解決教師住房問題。高校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一視同仁享受當地人才住房優惠政策。加快推進高校青年教師周轉住房建設和管理,切實解決青年教師臨時住房困難。各地要大力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將更多的教育投入用于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改善鄉村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
民辦學校應依法保障教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積極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建立健全教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按規定為教職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具備條件的可辦理補充養老保險。民辦學校應每年在學費收入中安排不少于5%的資金用于教師隊伍建設。民辦學校教師在業務培訓、職務聘任、教齡和工齡計算、表彰獎勵、科研立項等方面享有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權利。
在推進職稱制度改革方面,《意見》提出,要修訂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資格條件,強化師德、能力和業績導向,不再將論文作為晉升的限制性條件。通過適當提高中小學高級和中級教師崗位比例、取消教科研訓部門職稱比例限制、增核鄉村學校職稱崗位、打通中級和初級教師崗位比例、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延退女教師不占崗位職數等辦法,緩解中小學高級和中級教師崗位職數不足的問題。
此外,還將完善高校職稱制度,突出教育教學業績和師德考核,實行代表性成果評價,改變片面將論文、專利、項目、經費數量以及國外訪學經歷等與職稱評聘掛鉤的做法,始終將教授為本科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高校要在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內開展職稱評聘,其中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和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延退的高級專家,可按規定設置特設崗位,不占崗位職數。